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周洪松)近日,2024—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工业互联网协同制造赛项(中职组)全国总决赛,在河北省黄骅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8个省、自治区的28所中等职业院校(含技师学院)的116名参赛选手齐聚黄骅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展开了一场以“智造未来”为主题的巅峰对决。
作为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的核心赛项之一,工业互联网协同制造赛项致力于推动职业院校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培养锻造符合智能制造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该赛事由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中方理事会和“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等机构联合主办。
本次比赛紧扣工业互联网协同制造的关键技术,全面检验选手在工业互联网智能控制、团队协作及工程思维运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赛项要求选手在4小时内完成PLC控制程序编程、触摸屏画面组态与设计、数字孪生仿真模型配置调试以及设备运行流程调试等全流程任务。
这个赛项不仅考验选手的技术硬实力,也对其团队协作能力和抗压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备赛阶段,我们团队曾多次因为调试问题焦头烂额。我们反复测试硬件连接,查阅技术文档,向指导老师请教,一次次重新编写控制代码……努力终有回报,这一刻,我终于明白了努力坚持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意义。”后来获金牌的山西省长治技师学院姜昊杰激动地说。
在比赛中,黄骅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生刘喜和滕嘉文展现了高超的应变能力。比赛进入最后两小时,他们的设备突发故障,电脑死机导致数据采集中断。面对突发状况,滕嘉文沉着冷静,迅速申请延时。刘喜则同步重启系统并排查程序。两人仅用10分钟便恢复设备运行,最终凭借近乎完美的表现成功夺金。“就像在工厂实战,每一秒都关乎生产线的命运。”刘喜感慨道。
经过国赛的洗礼,同学们收获了技术的提升和职业素养的蜕变。郭舒文同学坦言:“参与本次大赛,我收获颇丰。在备赛中磨砺技艺,在比拼时突破自我,自己深刻体会到专注与坚持的力量,也明晰了自身不足与成长方向。”
“选手们展现的不仅是技能比拼,更是中国职业教育对接产业变革的决心。当产教融合的种子在赛场生根发芽,中国职业教育的创新之路将越走越宽。”在大赛闭幕式上,承办方黄骅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长张建勇如是说。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